不想打中锋,却在 NBA 打了18年的中锋:艾尔·霍福德

阅读:105 2024-10-25 16:37:30

从NCAA冠军大前锋到美国篮球职业联盟中锋,艾尔·霍福德位置上的变化,不仅是因为阵容上的需求,还反映了球风潮流的转变。那么霍福德是如何从排斥打中锋,到最终成为球队中流砥柱的呢?

艾尔·霍福德

2024-25赛季即将开始,代表艾尔·霍福德也即将开始他生涯的第18个赛季。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打多久。」

「很幸运能穿上绿衫军的球衣,也很幸运能拿到一座冠军。」

「我有幸加入有一群很棒的团队,大家一起努力做到最好。」

「在这样的环境中,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动力。」

「我是一名喜欢竞争的人,我也会因此做好准备。」

已经38岁的霍福德在两年前终结了自己史上最多季后赛却从未打进总冠军赛的难堪纪录后,终于在上个赛季拿到了许多球员梦寐以求的冠军戒,让自己的球员生涯不再遗憾。

面对外界关于「心愿已了,可以退休」的传闻霍福德并没有因此选择退役。自2007年以探花身份进入联盟以来霍福德从未为自己的退役设下年龄限制,他认为赢得总冠军后马上退休从来不是他的选项。因此,尽管这几年他的身份从先发变为替补,数据随年龄有所下滑,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在新赛季看到艾尔·霍福德稳固绿衫军的中锋位置。

然而,从没想过自己何时退休的霍福德可能也从没想到,原本有些排斥打中锋的他,居然在这个位置上打了18年,甚至发现这反而是他在美国篮球职业联盟最能发挥的位置。

那个NCAA二连霸的顶级大前锋

让我们将时间拉回到2007年四月,当时佛罗里达大学在NCAA男篮锦标赛中以84:75击败俄亥俄州大,成为自1992年以来,首支成功卫冕的队伍,更是NCAA史上第一支保留完整先发阵容并顺利连庄的球队。

这支队伍之所以如此强大霍福德与乔吉姆·诺阿组成的禁区双塔扮演了关键角色。身高6呎11吋的鲨鱼担任中锋,牢牢守住最后一道防线,而身高6呎9吋(约206公分)的霍福德则以大前锋的身份,利用灵活的机动力在禁区周围来回扫荡。在进攻端,两人都具备策应与传球能力,让他们的高低位战术难以防范。

当防守方将重心放在内线时,外线的科里·布鲁尔、陶里恩·格林和克里斯·理查德便有了更多机会,正是因为霍福德与鲨鱼能敏锐地察觉到防守轮转的重心偏移,才会让这套阵容如此难缠。即使在NCAA决赛上,俄亥俄州大的中锋,也是后来的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状元格雷格·奥登展现出宰制力,缴出25分、12篮板、4阻攻,仍挡不住佛罗里达大学的团队火力。

连续两年夺得NCAA冠军,再加上上一个赛季替补出场时成功防守奥登,让后者整场仅得七分,这些表现让霍福德的身价大幅上升。当时的球探报告指出霍福德拥有出色的防守意识、中距离投射能力,以及优秀的传球视野,在机动性和力量方面也已达到美国篮球职业联盟锋线的水准。球探普遍认为他有潜力成为媲美当时全明星大前锋卡洛斯·布泽尔的球员,甚至如果加入具备争冠实力的球队,他有机会成为如同公牛第一次三连霸时的大前锋霍里斯·格兰特那样的核心球员。

不得不说,当时的球探报告在许多方面预测得相当准确,不仅清晰分析了霍福德的优势,还给出了相当精准的模板 — 一支冠军强队的强力锋线。

但他们未能预料到的,或许是时代的变迁以及霍福德之后的角色定位演变。

因阵容缺陷被摆到中锋却意外合适

2007年选秀中,握有第三顺位的老鹰选中了霍福德,正式开启了他的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生涯。

「我刚进联盟时以为自己会继续打大前锋。」

「但是当时在球队,那是玩笑的位置。」

「所以他们希望我能站到中锋。」

当时的老鹰已经重建多年,并确立了以后卫乔·约翰逊和前锋约什·史密斯为核心的模式。然而,身高6呎9吋的约什·史密斯缺乏稳定的外线投射,且外线运球突破也不是他的强项。简单来说,因为他缺乏小前锋应具备的技能,导致他的角色被限制在大前锋的位置上,更别提替补席上还有一个同样缺乏运球能力的马文·威廉姆斯.

这使得刚加入球队、穿鞋后勉强达到6呎10吋的霍福德被迫承担起中锋的责任。

「我还记得第一场季前赛对到沙克……」

「他在赛前上前拥抱我,并跟我说欢迎来到NBA!」

「我当时还想,沙克对我这么友善真是太棒了。」

「然后在一次攻防中,他直接把我撞到篮架上,并给我一记肘击。」

「我当时没有流血,他也被吹了进攻犯规,但这真的对我很震撼。」

在那个禁区中锋大多都还是肌肉棒子的年代,本职大前锋的霍福德,不论在身高与体型上都相当吃亏,他就在访谈中回忆道,自己在第一场比赛就受到了前辈沙奎尔·奥尼尔的震撼教育。

不过吃亏归吃亏,但是霍福德确实非常适合当时的老鹰,个头较矮的他拥有可以跟上球队攻防节奏的机动性。防守端,凭藉出色的判断和站位霍福德稳固了禁区防线,也为史密斯(姓氏)发挥体能优势创造了条件。这对组合有点像过去佛罗里达大学双塔的缩小版,体型没有那么高大,但爆发力更强,而在这个阵容中霍福德则是扮演着曾经搭档鲨鱼的角色。

在进攻方面霍福德的策应能力弥补了球队原本欠缺的中枢传导。他在罚球线拿球时,能快速找到并传球给底线空切的队友,这使史密斯(姓氏)和威廉姆斯在空切时拥有更好的进攻空间,而他们凭藉惊人的爆发力起跳后,几乎是难以阻挡的。除此之外,他的挡拆也能帮助乔·约翰逊创造舒服的进攻空间,藉由错位让其单打能力得到释放。

由于完美契合老鹰阵容,让霍福德新人年就从前辈扎扎·帕楚里亚手中接过先发,并且让老鹰重返暌违八年的季后赛,更在第一轮和当季冠军波士顿塞尔蒂克血战七场才败下阵来霍福德。更是凭藉场均10.1分、9.7篮板的表现,入选年度新秀第一阵容,并在新人王的奖项上排名第二,仅输给榜眼凯文·杜兰特.

打着不喜欢的位置,却成为中流砥柱

之后的两个球季霍福德随着老鹰的战绩一样年年进步,不仅开发出一定的中距离能力,在战术定位上也越来越吃重,也在生涯第三年与第四年连两年获得明星赛的肯定。

可是这一切,都建立在霍福德并不喜欢的中锋位置上。

「拜讬你们找个中锋。」

「让我儿子可以回到他擅长的位置。」

「他不像我可以轻松把对手挤出禁区。」

「如果他能回到大前锋的位置,他的职业生涯会更长久。」

霍福德的父亲,过去也曾是美国篮球职业联盟球员的蒂托·霍福德就曾致电球团,希望老鹰能让霍福德回归到大前锋的位置,曾打过中锋的老霍福德认为中锋这个位置的肢体碰撞强度高,对于身高劣势的霍福德来说并不友善,有可能会缩短自己儿子的职业生涯。

霍福德本人也曾向球团表达过类似的担忧,或许因为长期禁区对抗,他的下背已经开始出现酸痛的警讯。

然而,在霍福德为老鹰效力的九个赛季里,从迈克·伍德森、拉里·德鲁到迈克·布登霍尔泽,三任教练都坚持让霍福德担任中锋的先发位置,尽管球队经历重整,从乔·约翰逊、约什·史密斯换成了杰夫·蒂格、凯尔·科沃尔和保罗·米尔萨普,但霍福德一直都是那个支撑全队的中流砥柱。

「他就是我们球队的基石。」

「他定义了老鹰是怎么样的一支球队。」

从科尔弗的访谈可以看出,无论教练如何更迭霍福德都是这九年间老鹰文化的奠基者。

与此同时,联盟的生态也在改变。随着勇士在2015年夺冠,三分球风潮席卷联盟。在布登霍尔泽的调教下霍福德也逐渐从禁区攻防的球员转型,开始练习三分球。2015-16 赛季,他每场比赛三分出手次数达到 3.1 次,命中率达 34%,正式将三分球纳入武器库。而勇士掀起的小球风潮,让中锋逐渐以灵活机动为主,这让过去因身材尴尬而不适合打中锋的球员,瞬间成为联盟的新宠。

这样的趋势使霍福德更加无法脱离中锋位置,但他的策应和机动能力,反而成为老鹰崛起东区强权的关键资产。

从辅助角色到建队基石,尽管霍福德一直在打他不喜欢的位置,却正是这样的牺牲,造就了当年老鹰全员皆兵、人人无私的团队打法。

但这样的打法却始终无法冲出东区,这让老鹰高层尝试再度重整,也让他们在是否给霍福德五年顶薪续约上犯了难,或许是因为在续约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又或许是想要回到自己舒服的大前锋位置霍福德最终选择在合约到期后琵琶别抱,离开了待了九季的亚特兰大。

有机会打自己喜欢的位置,却成了球队的负资产

2016年休赛季霍福德以自由球员身份与波士顿塞尔蒂克签下四年一亿1300万美元的合约。加入绿衫军后,他立即展现了内外兼备的球风,在新任总教练布拉德·史蒂文斯的体系下霍福德成为球队的战术发起点,场均助攻达到生涯新高的5次,带领球队杀入东区决赛。

2017-18赛季,塞尔蒂克引进了6呎10吋的阿隆·贝恩斯,这使霍福德终于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大前锋位置。在当时,31岁的霍福德充分地展现了自己是一名符合潮流的中前锋,可以组织、可以投射、在球队需要速度时可以担任中锋,在球队需要护框时则能担任四号位,不仅是场上的核心,场下更是这支年轻球队的领袖。

可以说,塞尔蒂克能连续两年闯入东区冠军赛霍福德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后来加入的凯里·欧文.这让斯蒂文斯对他印象深刻,并埋下了日后斯蒂文斯担任总管时,无论如何都要将霍福德找回来的契机。

然而,到了2018-19赛季霍福德在绿衫军的第三年,随着球队内部气氛不和,球队表现跌跌撞撞。随着休赛季拜恩斯的离队,当时已32岁、合约仅剩一年的霍福德开始考虑签下一份,甚至可能是生涯最后一份的长约。

这时费城76人对其提出了一份四年一亿900万的合约。当时,球队阵中已有崛起中的中锋乔尔·恩比德和身高6呎10吋的控球后卫本·西蒙斯,总管埃尔顿·布兰德希望引进霍福德补强大前锋位置,组成全联盟罕见的「长人阵」。

长约、理想位置,加上球队前景看好,有夺冠的潜力,这些诱因吸引了霍福德选择加盟费城。

然而,这份合约最终成为联盟中投报比最低的签约之一。

「感觉我与76人并不合适。」

「我们阵中有许多高大的球员。」

「但这样的组合在场上并不合适。」

加盟76人的首个赛季霍福德表现挣扎。由于后卫西蒙斯无法开发外线,导致全队进攻空间无法拉开,防守者都挤压内线霍福德的身高劣势与防守压力被放大。

最终,他被安排成为外线投手,主要任务是拉开空间。

然而,三分球并非霍福德的强项,他的全能表现在错误的定位下变成「全不能」,甚至暴露了随着年龄增长而下滑的体能。

76人意识到这次签约的错误后,急于将霍福德交易出去。

然而,随着数据全面下滑,合约剩余三年霍福德成为了占用薪资空间的「负资产」,让许多有意补强的球队却步不前。

最终,76人不得不附带选秀权,将霍福德交易至囤积选秀权、准备重建的雷霆队。

垃圾合约大翻转成夺冠功臣

霍福德在雷霆效力的这一个赛季,展现了老将的价值,帮助年轻球员的成长。当时雷霆阵中多数为合约便宜的年轻球员,为了填补薪资下限,球队并不急着将霍福德交易出去。

然而,在他打了28场比赛后,球队宣布不会再让霍福德出赛,并表示会积极寻找对他有兴趣的球队。

在这段期间霍福德的数据回升至场均14.8分,三分命中率达到36.8%,展现他依然具备帮助球队的能力。但由于雷霆当时的目标是培养新人并藉由战绩不佳获得高顺位选秀权霍福德的存在显然不符合这个方向。

这28场比赛实际上也有让其他球队看到霍福德价值的意味,以提升他的交易价值。

这时,有一个人注意到了霍福德的潜力——那就是曾经执教过他的布拉德·史蒂文斯,当时已经成为波士顿塞尔蒂克的总管。

斯蒂文斯迅速做出决定,送出后场指挥官肯巴·沃克与雷霆交易,迎回霍福德,期望他成为双探花杰森·塔图姆和杰伦·布朗成长中的导师。

而绿衫军在迎回霍福德之后,球队立刻就在该季闯进决赛,虽然最后铩羽而归,但之后的两季,不论教练是艾米·尤杜卡还是乔·马祖拉,霍福德依然是球队仰赖的战术发起点。

2023-24球季,虽然随着克里斯塔普斯·porziņģis的加盟霍福德逐渐退居板凳二线,场均得分也来到生涯新低8.6分,但是不论是在一阵还是二阵,他依旧用自己的全能串连起全队,最终也问鼎了冠军。

中锋就中锋

回顾艾尔·霍福德的职业生涯,从大学时期的顶级大前锋,到职业赛场因为球队阵容缺陷不得不打中锋,再到如今成为冠军队不可或缺的全能禁区,这一路走来充满了变数与挑战。

从被迫扛起中锋责任,到如今夺冠的中流砥柱霍福德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优秀球员不在于你被赋予什么位置,而在于你如何面对挑战并适应它。

随着联盟风格的转变霍福德不仅接受了自己从大前锋转型为中锋的角色,更以他的智慧和技巧,在这个原本看似不适合他的位置上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定位。

原本不想打中锋,到现在打了18年的中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下一季霍福德还会继续打下去。

 

上一篇:森林狼总裁:为上赛季的成绩感到骄傲 希望戈贝尔能长期留队
下一篇:2024-25NBA常规赛开赛分析:不变应万变的凯尔特人

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和视频录像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湘ICP备2024079159号